南方略咨询
推荐阅读
原创思想
行业解读
专家观点
案例分享
核心业务
品牌做定位 渠道做模式 组织做保障 互联网+做创新

联系人:王先生

联系电话:023-67765075

手机:18126095627
18623067766
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M-7B(中钢)座六层
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cosmo成长工厂大厦A座26-12

促销是提高了“销量”还是提高“利润

发布者:南方略  发布时间:2017-11-07 14:30:03  作者:  文章来源:

价格歧视:降价促销的底层逻辑。

  0.jpg

如果老板问你「我们应该提升销量还是提高利润?」一定要记得:无论你怎么回答,都是错的。

因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并不在于「卖的贵」或者「卖的多」,而是尽量“榨干”消费者剩余(消费者剩余=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-实际成交价)。

要怎么“榨干”呢?这就需要引入经济学概念:价格歧视。(价格歧视:同样的产品,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。)

案例:

有三位想吃冰淇淋的顾客,土豪出价10元;白领出价8元;而小学生零花钱只剩6元,如果你是老板,冰激凌成本5元,怎么定价合适呢?

1 如果追求利润卖10元,只有土豪买得起(损失客户:白领、小学生),你能赚5元。

2 如果追求销量卖6元,三人都会买,但利润太低只赚3元。

3 如果定中间价8元,能赚6元(损失客户:小学生)。

难道最多只能赚6元吗?

当然不是,其实可以赚最高利润9元。具体做法是:分别卖土豪10元,卖白领8元,卖学生6元。

可是问题来了,不会有人主动把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告诉你,怎么办?

答案就是:给优惠设置重重障碍。企业通过区分消费者是否愿意付出时间成本或被限制选择权,窥视其支付意愿。

  1.jpg

优惠活动:用时间成本区分消费者

电商网站上充斥着各种优惠信息:积分返现、买2免1、满199减20、满399减50、优惠券、定金立减……

消费者想要获得最低价,不仅要通晓所有优惠规则,还要知道“满减和积分能不能同时使用?”、“特价商品是否参加买2送1”等复杂信息。

甚至网上还会流传每年双11的优惠攻略。

既然降价可以提升销量,为什么企业不简化流程直接打折呢?

这是因为:企业需要通过规则复杂的活动来区分愿意付出时间研究优惠信息的「穷人」和不在乎优惠信息直接下单的「富人」,让他们都支付了他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。

例如,大晚上不睡觉抱着手机抢秒杀,就为了便宜20块的「穷人」和宁愿多花钱也懒得搜集优惠券的「富人」相比,前者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商品。

除了占用消费者的时间,还有其他方法吗?

  2.jpg

限制购买:通过限制主动权区分消费者

买打折的衣服可能要等到换季,为什么不能想要的时候立刻拥有?

为什么iPhone一样的配置,土豪金要贵一些呢?为什么买一送一往往都是赠送指定商品?

这可能也是一种商家区分「富人」和「穷人」的手段:通过限制消费者主动权(限制下单时间、限制购买品类),从而达到区分消费者支付意愿的目的。

想要低价,「穷人」只能在双十一下单;想要低价,「穷人」只能在参加活动的几款商品中选择。而「富人」更有可能情愿不参加活动,随心在任何时候买自己想要的任何商品。

  4.jpg

小结

需要说明的是:我们不应该把价格歧视看做是不良商家“欺骗”消费者的恶劣手段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正是因为价格歧视,才让一些收入偏低的人群也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商品。

例如文章开头的小学生,虽然只有6元,却能和土豪一样尝到美味的冰激凌。

企业降价促销的原因有很多,价格歧视只是其中一种。但无论基于何种原因的的促销活动,客观上都可会引发价格歧视现象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

上一篇:返回列表
下一篇:营销界的6大定律法则,你掌握了几条

© 南方略咨询  版权所有  渝ICP备19015592号-1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18126095627、18623067766  联系人:王先生
深圳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M-7B(中钢)座六层
重庆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cosmo成长工厂大厦A座26-12

技术支持:网沃科技